2014年9月23日 星期二

「葫蘆塔」遊記

「葫蘆塔」遊記

曾國興譯著
2014.09.23




        葫蘆塔,由於塔型與葫蘆相侔,故以為名。塔為圓形實心,其結構樸實不華,大致可分為三個階層:塔基、塔身、塔剎;方形平台的塔基不高,塔身形似葫蘆,塔剎乃由下而上逐漸微縮的錐體,上頂則有安裝傘蓋。塔底漆朱紅色,塔身則敷金箔。午間陽光照射,葫蘆塔施展金光閃閃,使得目睹者不能諦視良久;夜裡月光照亮,葫蘆塔展現生輝熠熠,使得瞻仰者為之目不暫捨。

     



            塔位於緬甸埔甘城南,鄰伊洛瓦底河畔。西元三世紀頃,係由驃梭提國王(緬:Pyu Saw Hti King)所興建。古來相傳,當時鼯鼠、葫蘆、山豬、老虎、巨鳥等五種災害長時侵擾埔甘。尤其葫蘆之害更甚,葫藤一夜之間繁衍迅速,形似象鼻,常常襲捲人類。驃梭提國王攜持寶劍,斬斷其根平定禍害,於此建塔以為鎮壓葫蘆,不令其繼續生長惱害人民。但《琉璃宮史》僅記載四種災害,至於葫蘆之害則不被紀錄其中。倘若其傳聞屬實,即可足以說明,葫蘆塔乃埔甘城內最早的第一座塔。由於歷經各朝代修建,遂成為如今之貌。當然,早已無法臆測曩時之原形。根據塔誌,已有五次修葺的紀錄,其分別為:十一世紀、約十二世紀、宮保王朝時期(西元1752-1885)、英國殖民時期、以及二十世紀(1975)。




        1975年發生規模8級強震,致使整座佛塔向河邊倒塌,當時不啻發現塔內原本安藏供奉之佛陀舍利子以外,驃朝、埔甘朝、宮保朝等古物珍寶,以及英國殖民時期的漆器物品、髮簪、銀幣等。

        塔的東面有一道階梯。自此步行不到十步即有一間現代式緬甸殿宇,其乃取代當時因遭受河水沖刷而毀損的宮保時期殿宇。塔的南面有一道長廊,以及山門兩側則有一對獅子,這些都是新建的建築物。殿宇內供奉的釋迦如來乃緬甸漢白玉所雕成的。葫蘆塔附近有一個風伯神殿。凡從事海路業者、魚夫都會前來禮拜,祈求事業順利。

        我每到埔甘城,特來此塔稽首禮拜。除了致敬歷代帝君修此塔的善行功德以外,順便眺望伊洛瓦底河,眾艘帆船皆在其下一覽無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