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生命中的那一天(二)(2013.10.20-2013.11.07)
千年寺院「寶峰寺」邀請之下,大長老班帝達同行三位南傳比丘、一位學女、一位淨人,以及一位翻譯人員(筆者)紛紛抵達中國江西。
秋風習習的長夜,到了清晨六時,旭日遲遲未露臉於東方。我輕聲信步地走到長老房間,以免干擾長老禪修。過一回,淨人坐在地上幫老長老按摩小腿,促進血液循環。我向長老頂禮三拜請安後,也差不多用早餐了。所有禪修行者六時半準時用早餐,傳統叢林的齋香菜味別於一般,醋薑配粥則是江西人飲食習慣,每日少不了的那就是饅頭。一咀一咬不離正念,用餐時間少說也要花四十多分鐘。
七時左右到禪師用餐之處,協助翻譯予義工與長老的對話。長老對中國有所不了解的都向已研究所畢業的一位師姐提問。八時就到小參房,與Ashin Khemasara小參禪師進行翻譯小參報告。十時十五分結束後,即至山門前的觀音放生池餵魚。十一時準時進齋堂用午餐,飯前的迴向之聲,委實令人感動肺腑,慈心散發予功德主,法音又清流於十方。心平氣和的氛圍裡,如何叫人少添一碗飯呢?即便如此,正念總要相隨,切莫放逸吞食,惟恐生起貪心煩腦,以致食難消。
正午十二時,總有聞風而來一群信徒早已排成一列,等候頂禮禪師。已有超過「上壽之年」的班帝達長老初次到中國,結過宿世因緣的法眷屬,甘願千里迢迢到此拜見長老。這就應了有一句緬甸俗語:「即便千年之緣,那怕萬里之遠」。信徒熱情,請法滔滔不絕;禪師慈悲,說法又源源不斷,專注對方的話題,腦裡一轉動,翻譯出與入耳不同的語言。往返聽與說,早已忘記動嘴過多的疲勞與痠疼。

開示結束後的「沙度」聲浪響亮,震動殿堂,音繞屋樑,宏傳十方。坐在與我年齡相差一甲子長老身旁,此時心中的石頭也一落千丈。晚上七時左右,長老回房休息。約八時半,淨人與另一位禪師服侍長老,我坐於一面,聽著長老年輕的經歷,直到九時半,各各回房休息。
筆/曾國興,撰於2013.11.08寶峰寺地藏殿東104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