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日 星期一

在我生命中的那一天(十四—第五集)

在我生命中的那一天(十四—第五集)

我胸中的「往事百語」

在台北道場每一場法會結束,常有一位法師說法,這些法語在我的生命成長的過程中儼然成為「一帖良藥」。如:永範法師說:「臉面笑容即供養」;如:滿淨法師說:「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住持永融師父經常用台語講,我雖聽不懂也靜靜地坐著學習聽。

有一次,僑大先修班為僑生進行一場「演講比賽」,由全班人的推舉之下,我不得不表現一副從容不迫之貌,挺身報名參加演講比賽,但內心卻是忐忑難安,暗自嘆氣:「上一回參考《往事百語》後投稿被錄取的後果效應繼續延燒到此時」!學校規定的題目「交通安全,人人有責」,此時我無法從手邊的「往事百語」書籍中得到可參考的內容,只好躬親提筆寫作。人的記憶有時相應於情急的對境,忽然浮現出來滿淨法師所說過那一番話:「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道理應用在當下,我事先提早準備演講稿,在宿舍,常照鏡子自已演練幾回;甚至請同學到我房間當聽眾,我念給大家聽,目的是克服自己會緊張的情緒。因此許多緬甸同學給我信心,也不斷地鼓勵我說:「為緬甸僑生爭光」,因為當時校內彼此僑生競爭甚大,尤其面對程度較好的馬來西亞僑生。






演講比賽的那一天,聽到宣布「演講者曾國興同學請上台」於是我彳亍步向台上,面對著大家,演講的時候,還不忘永範師父的那句話「臉面笑容即供養」,或許這一點正符合一位演講者的必要條件,我在台上看著大眾面帶微笑的表現勝過於對手那些老看天花板演講的同學,於是我被錄取為資格決賽的演講者。

有些人說「年少學佛,老大下場不佳」,或許他們認為,年輕人學佛後長大的過程中不敢做這個、不敢做那個,動輒即造下惡業,以此約束自我,才說:老大下場不佳。但對照我的成長過程中的受益,打破這ㄧ句話的迷思。在台北道場幾次有機緣見過星雲大師,卻少有因緣與大師對談。

言及於此,回憶中,似乎有過一次,那一天確實是稀有難得的因緣 ---「大師與信眾接心」。時間緊迫有限,想請教的人潮眾多,每每舉手搶麥克風,想請問的人也得試試手氣,可欲不可求的機會,人群中的我當然也緊張難安,我左看、右看、前看、後看都是老菩薩、功德主、前輩先進,我會心今天機會微乎其微。

手舉不高不顯眼,我乾脆起身舉高手,總給旁邊義工注意到我。

「星雲大師,我參加過各種法會,如:梁皇寶懺、放焰口法會,有那麼的利益眾生。佛光山全世界有諸多分別院,緬甸卻沒有佛光山道場,我希望緬甸人也受益。謝謝大師」。

星雲大師尚未回答之前,為了更加明確,大師轉頭向慈容法師問:「容法師!緬甸沒有我們的道場嗎」?

慈容法師則說:「大師!有幾次的因緣不具足,目前還沒有」。

此時,大師才對著我說:「你住台灣哪裡?」我回答:「大師!我住中和」,「我知道中和有很多緬甸華僑,附近有佛光山的『永和學舍』,緬甸華僑假若常去永和學舍,以後因緣成熟了,自然在緬甸也會有佛光山道場。而且永和豆漿很有名,好多法師買給我永和豆漿,你們緬甸華人到永和吃一吃、拜一拜,也很好,這樣回答你滿意嗎?」:大師回答。

大師看我年幼,不想那麼樣地嚴肅,添加食物美味來回答我的問題。當時,自以為二十幾歲就跟星雲大師對話,深深覺得何其有幸,因此如今想起此事特別印象深刻,同時也不勝感嘆「歲月如流」,事已相隔十五年有餘。(待續)

圖片取之網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