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日 星期一

在我生命中的那一天(十四—第二集)

在我生命中的那一天(十四—第二集)

佛牙來台,開啟我與佛光山的法緣。

       我知道「佛牙舍利子」在台北道場供奉期間不久,以後將移駕到高雄佛光山,此時不珍惜更待何時呢?於是每週星期五參加「金剛法會」,週六則參加「共修法會」,有時特殊的情況之下舉辦「八十八佛大懺悔法會」;一場結束法會我主動向香燈師姐問起近期法會訊息。我的年輕歲月就在台北道場禮拜佛牙中度過。

       法會結束,總有一位法師為信眾說法。當時,滿淨法師經常為使信徒對佛牙舍利子有增進信心而所說的「老婆婆拜狗牙也感應出千道佛光」典故,記憶猶新。因為這些內容道理,從小我在緬甸,我的禪師曾跟我說的道理內容相仿。禪師看我年幼,經常叫我背誦幾句巴利經文。如今聽著滿淨法師說出此道理,記憶中勾起了在童年曾經背誦過的經文:

       Titthante nibbutecapi samecittam samam phalam. (Vimala Suttam - Pitavimanavatthu)

       心若能等同對「活著的佛陀」及對「入滅之佛陀」,其果報則同等。《天宮經‧金色天宮》





       由此可知,「心」有多麼重要。把「佛像」當為「真佛」,心若能有等同信念,其能感招同等之果報。只怕我們對三寶退失信心,不夠虔誠,如此,縱然世尊在我們面前必然會當面錯過,不能得度。

       因此,我對滿淨法師生起恭敬心,常親近法師學習北傳佛法。週日則不跟同學外出遊玩,來到台北道場上「假日佛學班」。滿淨法師所講授的「維摩詰經」內容特別精彩,可惜當時課業壓力大而無法上完課程。

       在台北道場,平常沒事我老喜歡待在十樓「美術館」,因為那邊有館藏《佛光大辭典》、《佛光阿含藏》、《佛光教科書》,自從無意中翻閱過《佛光阿含藏 — 長阿含 — 遊行經》,其內容從小在緬甸聽過的內容一樣,再細看經文裡所提到的「阿闍世王」旁有注釋附上巴利文(Ajatasattu),因此我可以對照到,我所知道的巴利文(Ajatasattu)則中文稱「阿闍世王」。如此曾經熟悉的經文,現在又看到漢譯的經文,使我萌起興趣。好想把阿含經文中既有的人名、地名、佛名、聲聞名歸類,再與南傳經文核對的想法,也是在台北道場的美術館開啟。

學生時代經濟拮据不在話下,買不起如此昂貴書籍而心情低落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我只好筆跟紙常放在海青內口袋,經常抄些名相術語帶回去,再與家中收藏的巴利經文核對作筆記。原來如今我在南北傳佛教方面協助翻譯的知識能力,緣起於台北道場美術館。當時,雖然買不起的《佛光大辭典》、《佛光阿含藏》、《佛光教課書》等書名牢牢烙印在腦海裡,心想我若有錢就把這些一套套書帶回家。當我正在儲蓄些零用錢,意在購買佛光書籍之際,忽然又聽到佛光山梵唄唱誦團發行「法音清流」光碟。

以依培法師聲音為主的「法音清流」徹底打斷意欲購買佛光書籍的念頭,一心想購賣這一套「法音清流」,但財緣總是不具足。台北道場的師父慈悲先借我聽一張「淨土繫念」,我將它帶回華僑中學,夜間晚自習邊聽梵唄邊演算數學,其實也是一種享受。音聲如此和雅清婉的梵音,如癡如醉般我每夜百聽亦不厭。

如今想起前塵往事,我年輕時候的愛好確實與眾不同。(待續)

照片取自網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