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

主題:分發「舍利子」(六)

主題:分發「舍利子」()
主講者:迪達谷長老(Ashin Nanissara)
သီတဂူဆရာေတာ္ဘုရားၾကီး
中譯者:曾國興
တရုတ္ဘာသာၿပန္ဆုိသူ - ကုိေက်ာ္ထင္၊ ထုိင္၀မ္။
日期:2013.10.15


不沾兩極端的「忍辱」

佛陀主張什麼?是「忍辱」說。盡管人類吃什麼?對於大地上排出來的不淨物,大地曾有幾次拒絕過呢?

(大地)從不曾拒絕過;就面對現實,也沒有傷心,或厭煩。因為不曾傷心過,所以也從不拒絕,這叫作「勘忍」。

人們就要做環保了,清潔糞便、垃圾、牛馬糞;也要做整平地面,或做鋪水泥、灌漿,或種植樹木、花草,立彩色燈柱,地面裝飾種種彩碎石等,這些都是裝飾大地。

等到一切都很完美了,各位!這個大地因而起來擁抱這些完美的裝飾嗎?儘管完美,也不因此而生起貪圖之心,那就是「大地」的特性;僅管損毀,也不因此而傷心、瞋恚,也不會對此眷戀。

各位,順便記住這兩句話:儘管好,也不會因此生起眷戀;儘管壞,也不會因此生起瞋恚。

要不如此,對於好的,就生起貪圖;對於不好的,就會傷心,如此也會生起瞋恚;也會生起眷戀。這些都是臻於極端,對於好的哪一端,則以貪婪去執著;對於不好的另一端,則以瞋恚去執著。不沾彼此兩極端,處於中間,就是「勘忍」的精隨。不沾兩極端,處於中間,那就是「勘忍」。

爭執是不好


Amhākam buddho ahu khantivādo.

佛陀是主張「忍辱」。香姓婆羅門就說:「諸位賢君!請聽我一句話」。接著說:
Na hi sādhu yam uttama puggalassa sarira bhāge siyā sampahāro.

Uttama puggalassa sarira bhāge - 在分發上人的舍利的事情上,sampahāro - 起爭執的話,na hi sādhu - 確乎不好。

對於世尊入滅後所遺留的舍利,個個欲作繼承者,進而執刀持槍爭執的話,na hi sādhu -確乎不好。至於巴利文的 “hi” 就要這樣翻譯。

若是 Na sādhu”──不好;要是 Na hi sādhu”── 確乎不好。 這句意思是,將世尊的舍利作為個人遺產,進而爭執的話,確乎不好。

分別世間無上的世尊所遺留的舍利的事情上,刀光劍影,相互作戰,“Na hi sādhu”── 確乎不好。以上是,香姓婆羅門以悲心為大眾教誡。

和諧

Sabbeva bhonto sahitā samggā.

Bhonto 各位sabbeva tumhe 你們(所有一切)sahitā hotha 和諧利益samggā hotha 和諧身心

各位,你們要和諧利益;要和諧身心。

香姓婆羅門愛用「各位」兩個字。對我來說,聽到「各位」兩個字就想到作者「躲達水」(人名)

各位要和諧利益與身心。問各位!要和諧什麼?要和諧利益,以現代的說法就是:利益均霑。像這樣話,在緬甸尤其一起挖玉的人,使用頻繁。

Sahitā - 平分利益,利益均霑。因此,緬甸話也有一句話說:著想個人利益而將一切利益歸於自己,這個叫作「自私」。

反過來說,利益要和諧、均霑。問各位!利益要怎樣呢?利益要均霑。這是首先說的第一句話。

下一句是說:Samggā - 身心要和諧。這是第二句話的勸諫。就是請各位賢君要團結。

若無「忍辱」與「慈愛」絕難有「和諧」。「忍辱」制伏「瞋心」;「慈愛」不僅去除「瞋心」,還會對人利益著想。「慈愛」不僅對「瞋心」制伏而已,還會著想別人的利益。「慈愛」領域如此廣泛。(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