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9日 星期日

主題:祛除心的污垢(十)

主題:祛除心的污垢(十)
主講者:Ashin Nandamalabhivamsa
中譯者:曾國興
(တရုတ္ဘာသာၿပန္ဆုိသူ-ကုိေက်ာ္ထင္၊ထုိင္၀မ္။)
日期:2013.09.29

另一個是什麼呢?即是「瞋恚」(Byapada)人就是看到好的就想要,遇到好的就生起貪心;假如遇到不好的就會生起瞋心。這個瞋心就是內心污垢的其中一種,至於這個瞋心也得要去除。以澄淨清涼的心,寬恕於眾生,利益眾生。

所謂「瞋恚」即是瞋心,為了去除瞋心,即需要慈心;散發慈心。對於友好的人,要對他散發慈心。就是要散發慈心予親愛者(Piya Pugalla)。不能對憎恨者身上建立慈心。

因此,與自己比較友好的人。當然,友好者也必然選為同性;倘若選於異性,自己的慈心容易因此而變質了。是故,分別說明:SabhagaVisabhaga。所謂 "Sabhaga" 就是男生對男生;女生對女生,即需要同性。對於同性者,建立慈心,進而修慈心。所謂"Visabhaga" 就是對異性。

一、取慈相所緣,
二、修慈心禪,
三、作意:業才是自己的所有,如此不會增長瞋心。心想:「光是我對他瞋恨有什麼用呢?他還不是依緣於自己的業所形成的」,如此,瞋恨心就減少了。我們需要去想:「人都是隨著自己的業而形成」。

另一個是,需要常省思:「慈心的特相」與「瞋心的過患」,如此常去想著,就可以去除內心的瞋恚污垢。

除此以外,聽聞與其相應的法語。上述的就是去除內心瞋恚污垢之方法。

下一個,昏沉(Thina)、睡眠(middha)──往往它們何時生起呢?尤其聽聞佛法的時候,禪修的時候。觀看電影的時候這些絕對不會生起的,即使是夜晚也不會出現的,這是確定的。於是,與昏沉睡眠不適合的就是修業處禪法,禪修時常會出現的。這些也是內心的一種污穢。(待續)

2013年9月28日 星期六

主題:祛除心的污垢(九)

主題:祛除心的污垢()
主講者:Ashin Nandamalabhivamsa
中譯者:曾國興
日期:2013.09.28

我們看一下,在《法句經》(Dhammapada Suttam)裡有一句叫:" Subhanu passim viharamta, indariyesu asmvutam " 假如觀其美好的,沒有守護好諸根的話,這個人就被貪欲覆蓋。因此,為了不令貪欲覆蓋,那就是Asubhanu passim viharamta, indariyesu susmvutam 守護好諸根,觀其不美(不淨的狀態),道理是如此。

緬甸人對於Asubha(不淨的狀態)的了解就是死屍體 (緬甸語裡對於死屍體叫做不淨,或不美"Asubha" )。認為人死了才是腐爛不淨,現在我們需要了解所謂「不淨」。人還沒有死的時候,已經是「不乾淨」的狀態。對嗎?從天亮的開始,我們先要做什麼?先要洗臉。假如沒有洗臉,連自己都覺得不習慣。我們常想到:自己身體是充滿不淨。如此,不淨的特徵可以遏止貪愛;或者修不淨習即可遏止貪愛。守護諸根,飲食節量。然而對於對治貪愛,應該也要有善友(Kallyana mitta);也需要聽聞對治貪愛的法語,加以記錄。在《註解書》(Atthakatha)裡列舉出六種方法,即須修習這六種方法,進而捨棄貪愛。其六種方法為:

一、取不淨相,
二、修不淨習,
三、守護諸根,
四、飲食節量,
五、親近善友,
六、聽聞與其相應的法語。

以此修這六種方法,即可去除內心的污垢──貪欲蓋,或者去除貪愛。所謂「去除內心的污垢」就是以此方法來去除。(待續)

2013年9月26日 星期四

主題:祛除心的污垢(八)

主題:祛除心的污垢()
主講者:Ashin Nandamalabhivamsa
中譯者:曾國興
日期:2013.09.26

Abhijjham loke pahaya” ──去除貪愛於世間。這裡的世間是指五取蘊。自己將會執取於哪一種蘊呢?無論如何,凡是被執取的蘊,就會生起煩惱。反之,沒有執取則不會生起煩惱的,它自己是熄滅的狀態。然而,如今貪愛已生起了,它的狀態並非自己熄滅的狀態。對於已經存在,正在燃燒的貪愛,只好不讓它繼續燃燒而去撲滅。請問各位,不起燃的火需要撲滅它嗎?當然不需要的。大家想一想嘛。都沒有再燃燒的火,根本不需要去撲滅。是故,正在燃燒才需要去撲滅。

正在燃燒的火,它自己是不會滅的,仍然持續燃燒。凡是尚有燃物的狀況之下,我們就要做到不讓它繼續燃燒。換言之,假如還有能燃燒的狀況,就要努力去除能繼續燃燒的狀態。

所謂「貪愛」(Abhijjha),譬如:用眼睛看到一個色所緣同時,我們會不會基於所看到的所緣而進一步去思惟?假如是自己喜歡的,就會去想:「那麼好、相當漂亮、好想要」;不僅僅如此而已,甚至從嘴中還會說出來:「哇!好美啊,好想要啊」。最後,想盡辦法努力獲得。如此生起的欲望,此處叫「貪愛」(Abhijjha),對此必須清楚明白。

《大念處經》(Mahasatipatthana Suttam)亦云:“Vineyya loke abhijjha domanassam” ──去除對世間(五取蘊)的貪愛與憂惱,這裡也說明「貪愛」(Abhijjha)。佛陀所謂的「貪愛」(Abhijjha)就是「貪欲」(Kamacchanda),必須要清楚明白。並不是說意業裡就有的貪愛。

正在禪修的時候如何生起貪愛呢?(此處並不是指:把別人物品佔有為自己。)這裡的貪愛並不是指這些,而是說,看到了一個色所緣,基於看到色所緣而不要生起,就要去除「想要獲得的想法;與貪相應的想法」。倘若能去除,縱然看到色所緣,也不會生起這樣的想法。因為去除(貪愛)而不生起的,並不是它不存在而不生起。

有時候,人們的情緒很好,是因為所處環境是適宜的狀態。這裡我並不是想要說明上述的狀態。不適宜的環境之下依然保持良好(情緒)。想要說明的就是這個。貪愛縱然會生起,但我們努力讓它不要生起;能夠去除貪愛才是。是故,“Vineyya loke abhijjha domanassam” ──去除對世間(五取蘊)的貪愛與憂惱,在世間(即是五取蘊)裡所生起的貪愛,要讓它不再繼續生起而需要去去除它。以如是去除,就要以離於執著的心面對所緣──“Vigata bhijjhena cetasa viharati” 。這就是去除內心的汙垢,就要離於執取。

如此,既然要去除,是要如何去除呢?究竟有可以依循的方法嗎?是有的。對於去除的方法,佛陀曾有說明過。以什麼方法來去除它呢?倘若對眾生、對人已經形成執著,即以修不淨習(Asubha bhavana),進而去除它。這就是去除內心汙垢的方法之一。若欲去除貪欲蓋;不令生起貪愛,就要緣取與其相對之所緣。假設自己認為對方是很美,而生起貪心,就要尋其不美的狀態。要不如此,繼續想他的美,當然這些貪愛則叢生了(待續)

錫蘭與緬甸兩國佛教友好關係






2013年09月07日,錫蘭國舉行一場「表揚優良僧伽」典禮。此次,緬甸高僧Sitagu迪達古長老榮獲僧伽勇猛優良獎。由錫蘭國蒙族派(Ramanna)僧伽主席(又稱大導師僧王)Napana Pemanand Mahathero親自頒發。所頒贈的頭銜全名為 :“Sambuddhasassana kittisiripavacana visarada──正覺教法-─揚名莊嚴教法─-勇猛”優良獎。
受獎者緬甸高僧Sitagu迪達古長老也回贈六件雙件袈裟、廿件單件袈裟以及三尊佛像,以為「錫、緬佛教友好,千秋萬載」。

於茲,恭賀緬甸高僧Sitagu迪達古長老獲此僧伽優良獎!(譯者:曾國興,ဘာသာၿပန္ဆုိသူ ကုိေက်ာ္ထင္၊ ထုိင္၀မ္။)

2013年9月25日 星期三

主題:祛除心的污垢(七)

主題:祛除心的污垢()
主講者:Ashin Nandamalabhivamsa
中譯者:曾國興
日期:2013.09.25

內心的污垢是有哪些呢?就是這些「五蓋」。對於這些五蓋,佛陀就在這一部經典裡仔細說明了。「五蓋」當中,具以「貪欲」(Kamacchanta)為名的有一種蓋障,所謂「貪欲」係指欲求可貪的所緣;欲求於可貪欲所緣的一種貪愛──「貪欲」。想要說明的就是:內心專注於欲樂所緣;強烈地執取於此。(假如執取貪欲過強者就無法來到這一場佛學講座,是嗎?)但是,在這部經裡,佛陀並沒有用「貪欲」(Kamacchanta)這個字眼,卻用「貪愛」(Abhijjha):“Abhijjham loke pahaya” ──去除貪愛於世間。這就是清淨一個(內心的)污垢。

如此,這裡所說的「世間」(Loka)所指的是「五取蘊」。「愛」(Tanha)與「邪見」(ditthi)就是五取蘊。以「愛」與「邪見」執取之後,進一步收攝的蘊叫作「五取蘊」。愛與邪見執取之後,生起愛與邪見的蘊;能生起的五種蘊。這裡主要所指的就是這個色身。並不是說「五取蘊」當以所緣狀態來收攝。假如「五取蘊」當以所緣的話,那就對象不僅是自己的色身,還可能是他人的色身,甚至還會執取阿羅漢的色身。相信大家都有聽過的,娑雷亞(Soreyya)富家子看著非常莊嚴的尊者迦旃延,想說:成為我的妻子有多好呢?那就是執取於阿羅漢的色身。另外,對於非常貌美的蓮花色比丘尼(Uppavanna),她的表弟心懷貪婪,時時刻刻逮著機會。這位蓮花色比丘尼也是證得阿羅漢的聖者,凡夫人的愛與邪見也會執取阿羅漢的聖者的色身。這裡的五取蘊並不是以所緣狀態來說明。

而我們對自己的色身,則以「愛」認為是「我屬於的」;則以「邪見」認為是「有我」。即以這樣的見解進而收攝、記錄的蘊叫作「五取蘊」,其義是如此,並不是以所緣狀態來說明的。以「隨眠」的狀態潛伏於此;愛與邪見潛伏在這些諸蘊裡。

人們對於自己的色身,就會有 “Etam mama”──這是我屬於的,所謂  Etam mama(我的)”,就是以執取心態看待色身; “Eso me atto”──屬於自己的我,即如此狀態來執取。如此,能生起愛與邪見的蘊,都叫作「五取蘊」。

有時候,我們專注於佛陀相貌,佛陀的相貌就讓我們生起敬仰。我們來看!尊者跋迦梨(Vakkali)就在敬仰佛陀相貌的同時,心生眷然:「哇!好美啊」,進而觀看佛陀就心生滿足。

是時,佛陀就說: “Kim te vakka imita purikayena ditthena”──觀看此不淨的色身,跋迦梨!你將會獲得什麼樣的利益呢?接著,“Yo dhammam passati so mam passati”──視睹「法」才能視睹於「我」(佛陀)。如此佛陀糾正之後,給他一個正確的一條道路。

於是,人們對佛陀的色身也會生起執取。當然,阿羅漢的色身以所緣狀態呈現。但是佛陀與阿羅漢的內心裡,已無執取;已然不存在,是故,就可以說:「離於愛、執取的色身」。(待續)

2013年9月22日 星期日

主題:祛除心的污垢(六)

主題:祛除心的污垢()
主講者:Ashin Nandamalabhivamsa
中譯者:曾國興
日期:2013.09.22

另一個就是“Bhojane mattannuta──飲食知量”:當我們食用食物的時候,需要斟酌食用。我想說明的就是「因為喜歡而吃」與「因為應吃而吃」有這兩種。為什麼食用呢?目的需要正確。假設因為喜歡而吃,那就不對了。對吧各位!因為應吃而吃才對,沒有食用食物,這個身體就無法維持下去了,不是嗎?也無法去上班。因此身體是因為食物而維持 “Sabbesatta ahara thitika──一切眾生依於食物”。所以應該我們要食用。為什麼要食用?因為維持身體,長養性命,繼續工作等正確的目的,了解這些道理之後食用,叫作 “Mattannu ──節制”。

食用的時候也要適量食用。不是說,因為喜歡就拼命吃,導致患得消化不良的胃病,那就是不知其適量所造成的,因此必須要知道其適量而食用。這些就是,在淨化內心,去除心的污垢的過程中需要建立的基本條件。

接下來,就是“Jagariya nuyoga──覺醒策勵”積極奮發。不是消極的狀態,而是積極進取。積極奮發就是趁有時間努力修行去除自己內心的污垢。

當我們到了實修階段究竟要做什麼呢?內心的污垢裡究竟那些出現最多?這裡去除內心的污垢是指,凡是一切煩惱,或者一切不善法都是污垢不淨。但是今天想要說明的污垢是,相當重要的五種污垢。在經典裡就叫「蓋」 (Nivarana);叫作五蓋。這些污垢相當重要。為何相當重要呢?令促使憂心,羸弱智慧。凡是不善法能令羸弱智慧;智慧變得模糊不澄淨,減弱其智慧。減弱智慧是指,讓智慧變得模糊不清,即無法正確地觀察,無法觀察自性相。是故,去除致使智慧模糊不清的心的污垢。(待續)

2013年9月21日 星期六

演說者、聽聞者皆應存淨心(完整篇)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歸敬彼世尊 應供 正等覺


主題:演說者、聽聞者皆應存淨心
主講者:Ashin Nandamalabhivamsa(國際上座部佛教大學校長)
中譯者:曾國興

1】「演說者、聽聞者皆應存淨心」──所謂「演說者」是指說法者(Dhammakathaka);所謂「聽聞者」是指聽聞佛法的各位聽眾。雙方面──說法者的心存清淨是相當重要;聽法者的心存清淨也是重要的。因此,即以「演說者、聽聞者皆應存淨心」為主題,我從佛陀曾經所說過的教法中摘取後向各位開示。必須要了解:「說法者究竟以什麼心態來說法?至於聽法者究竟以什麼心態來聽法?」【2】佛陀曾經指導我們:「能令生起功德利益的方法。」

根據歷史記載,「三藏經書」開始流傳到我們緬甸,時間是在浦甘朝、阿奴律陀國王(英:Anawratha King)時代。但卻有比其更早就流傳到緬甸的可能。為什麼呢?因為比「浦甘朝」更早的有一個朝代「室利差旦羅朝」(英:Sarekhettara Khit)。於陀達保國王(英:Dvattabhaung King)時代,將過去尊者馬勝對尊者舍利弗所說過的「Ye dhammā hetuppabhavā, tesam hetum tathāgato āha.諸法從因生,如來說彼法之因」這句偈誦記錄在金漆的貝葉、摺子。從挖土中獲得了這些史料。也就是說,蒲甘朝之前室利差旦羅朝(又名卑朝)就有如此微妙的佛法。

3】如此傳來的佛陀教法相當多。就以頁數來說,約有兩萬多頁。甚至是,相同的經文就已經縮減排印好的。

持三藏頭銜(Tipitakadhara)~


今日,在遴選「持三藏者」的考試並不是規定這些所有的書目。僅有規定二十冊。這二十冊的頁數共有8026頁。必須要背誦出8026頁中就有的內容。至少要準備十年。過程中必須能夠背誦。假如能背誦,即發予「能持」(巴:Dhara)頭銜。

4】自己背誦出來的經文意義,巴利經原文意義,注釋書意義,疏鈔意義等這些意義都必須要仔細研讀;為了理解而學習之後,必須要參與「筆試」。假如能通過,即發予「精通」(巴:Kovida)頭銜。

「能持」是指能口誦者,「精通」是指會通者。【5】因此,在緬甸獲得了這兩種頭銜方能成為「持三藏者」。

雖然三藏已經流傳~

想要說的是,雖然在緬甸三藏已經有在流傳,信奉三寶的優婆塞、優婆姨的有關三藏的知識仍然微弱及貧乏。

主要的困難處~

為什麼依然微弱呢?「因為沒有時間;因為無法能夠研究;因為做生意;因為要應酬」也許將會這樣說。這並不是主要的困難處。主要的困難處在於佛所說的法是以巴利文來演說。以巴利文來演說的法要譯為緬文不是很容易。當然現在已經有緬譯,但是不會巴利文是主要的困難處。

2013年9月20日 星期五

主題:祛除心的污垢(五)

主講者:Ashin Nandamalabhivamsa
中譯者:曾國興
日期:2013.09.20

首先,身業清淨,接著還要繼續做什麼呢?就是"Vacisamacara" 言語上也要清淨:不說謊言,要說真實語;不說不和合語,卻說和合語;不說惡語,要說愛語;不說沒利益的話,要說有利益的話。如此,口業則清淨了。

另一個是「心清淨,絕不以「貪念」去想:想要獲得別人所有的財富;自己的內心裡不能以「瞋恨」去想:假如這個人死了有多好!這個人有這樣下場結束有多好呢?想讓他遭遇到不好的境遇;自己的內心裡不能有邪見:否定業所形成的果報──「無有論」(Natthika vada-無有說);與其牽連的否定業──「無作論」(Akiriya vada-無作說),否定業及其果報──「無作論」等。一旦有正見,心就清淨了。

接著下一個是「淨命」。世界上,凡是作為人,就要具備生活。這是確實的,不得不過生活吧。出家人的生活是哪些呢?即是:食物、袈裟、寺院、醫藥,這就是生活。而在家者的生活也是:飲食、衣服、住處、健康藥品,也是這些。無論是在家者,或出家人都是這四種。但只是稱呼上有所不同而已,且促成這四種的原因也有差異。

在家人也要有飲食、衣服、住處、健康藥品;出家人也是這四種資具。為了具備這一切,以不法管道牟取的在家者;以不如法尋求的出家人,均稱「邪命活者」。

為了如法尋求,正當獲得而努力,這就是「正命」"Samaajiva",如此,有關生活,就要清淨。當我們努力「自淨其意」的過程中,這也成為非常關鍵的。

下一個是,需要守護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所謂「護根」,並不是說:想看的不能看,想聽的不能聽。「護根」真正的意思是,眼睛看到色所緣而不令生起貪與瞋。

倘若不去守護,當眼睛看到喜歡的時候,遂生起貪心;看到可惡的時候,遂生起瞋心。倘若沒有覺察的智慧,遂生起愚癡。如此有時生起貪心,有時生起瞋心,有時生起愚癡。當耳朵聽到的時候也是,有時生起貪心,有時生起瞋心,有時生起愚癡。當鼻子聞到的時候也是,有時生起貪心,有時生起瞋心,當自己喜歡的就覺得香;當自己不喜歡的就覺得很臭。基於舌頭,有時生起貪心,有時生起瞋心,有時生起愚癡。

甚至也會生起瞋恚 "Abhijjhadomassa" 等這些不善法,心裡也將會去想這些不善的念頭。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這些六根也叫六門,不令生起不善法於六門而以「正念」阻遏;「智慧」去除,這樣叫做「守護諸根」。

假如不知道這些道理,有些人認為:「守護諸根」就是,不能東張西望。倘若心在亂想,就不會守護好意根了。假如眼睛閉著,不善法就不會生起,那麼,兩眼朦朧就不會生起不善法了嗎?重聽就不會生起不善法了嗎?患得嗅覺障礙疾病就不會生起不善法了!同樣味覺也是了。

假若認為:眼睛垂視就守護眼根的話,盲人就等於守護眼根了。因為他們看不到,所以這樣就可以說守護眼根了,對嗎?不可以的。六門關閉而不善法或許無法進入,但是總有可以生起之處,不善法則該處生起。如此,不令不善法生起而守護叫做「守護諸根」。於《根習經》(Indariyabhivana Suttam)中佛陀清楚明白地說明:"Indariyesu guttadvara" 需要護守根門。(待續)

2013年9月19日 星期四

主題:祛除心的污垢(四)

主題:祛除心的污垢()
主講者:Ashin Nandamalabhivamsa
中譯者:曾國興

至於「愧」(Ottappa)則是由於不善法而感到惶恐。所謂「惶恐」係指畏懼:「不善法將生於內心」;也畏懼:「不善法若生於內心之後,將受其果報」。

在經典裡,說明了比較顯著的例子。就說:一條鐵棒,前端用火燒得赤紅紅的,另一端則沾滿了糞便。許多人既不敢觸碰於沾滿糞便的其中一端,因為噁心;對於火燒成赤紅紅的另一端也不敢觸碰,因為害怕會灼傷。當然,結果都是一樣沒有去觸碰。

同樣的,對於不善法因憎惡而不行,以及因畏懼而不行,結果一樣都是沒有造作。心意裡先要建立憎惡與畏懼。

世界上,不可能沒有具備「慚」與「愧」而具足戒德。因此生起「戒德」的最近的原因是「慚愧」"Hiriottappa padatthanam"。反之,無慚於行惡;無愧於行惡,那麼絕不會具足「戒德」。

生起慚愧,則將會具足戒德。然而,如此培育出來的戒德也往往比較堅固。是故,為了促成「自淨其意」應先建立慚愧。

根據這部經典的說法,倘偌沒有先建立「慚愧」而直接禪修,就等於沒有建立好基礎,故屬徒然。 (這並不代表:不能禪修,是可以禪修的,但只是沒有具備基礎而已。)不僅僅是如此而已,且往往會夾雜著生起「慢心」,遂認為:「我是有修行,而他沒有修行」。這叫做「徒增不善法」。

心並沒有變得潔白,且增生慢心,不應該有「我是有修行,而他沒有修行」想法。由於慢心,即可促成“Attukkamsana paravambhana(自讚譭他)”,這樣的想法相當不好的。如此高舉自己,讚賞自己,對他就歧視與嫌棄,這就是許多智者所憎惡的一種行為。因此這些不善法絕不容生起於內心,儘管作意自己的禪法即可。

()身行清淨,係指身業清淨。身業如何得以清淨呢?遠離殺生,不僅僅是遠離而已,對眾生要有悲憫。遠離偷竊於他所有;遠離不法所得,不僅僅是遠離而已,凡是他人所有的,不想要獲得。除非他人主動施與,否則不去牽涉他所有一切。遠離邪淫,不僅僅是遠離,甚至注意到連意業上都不能去違犯。這就是身業清淨。(待續)

2013年9月18日 星期三

主題:祛除心的污垢(三)

主講者:Ashin Nandamalabhivamsa
中譯者:曾國興

佛陀所說的法是非常實際的。中部《馬邑大經》(Mahaassapra Sutta)裡佛陀有說明到一個方法。雖然佛陀當時針對諸位比丘們而說,但凡是意欲前往涅槃的每個人都必須要次第完成,對此我們不應該忘記。那就是:每當行善完畢,必須要有準確的目的:「以此福德,願成證得涅盤之助緣」"Idam me puñña nibbānassa paccayo hotu"而且還需要實際行動。
⋯⋯
世界上的人,光是有心願,即不可能實現的。隨著心願,其後必須要有實際行動。當有心願之後,緊接著要有行動。倘若沒有任何行動,一切心願則不會成就的。實際上,這就是最明顯的道理。

想要前往涅槃,首先必須要有什麼樣的準備?那就要準備:「改變自己的內心」;必須要 「心清淨」,心有污垢,就像不明淨的銅鏡,所反照出來的自己的容貌也不會清楚的。既然沒有清楚地看到,就不會知道自己臉上有什麼異物。心若明淨,智慧則清淨,所以首先努力「心清淨」。要讓「心清淨」,基本要做以下幾點,這些都需要牢記於心。

(一)當努力「心清淨」時,首先將「慚」與「愧」等善法建立於自己的內心。所謂「慚」,係指羞惡於不應有的行為。這裡的羞惡也不是指:害羞於群眾中發言,或者害羞於走在人群當中;是指:羞惡於不應有的行為,或者羞惡於不應說的言語,羞惡於不善行為出現於自身,憎恨一切不善法,這一切都稱之為「慚」。我們要建立需要羞慚於惡行,人是因為沒有羞慚而行惡,換言之,一旦實際行惡,那就是因為沒有羞慚而在行惡。

因為人們不知道這些道理,所以常會說:「眾目睽睽之下,做出這樣的舉止,實感無恥」。其實,所謂「無慚」就是自身當中出現「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時,就要說「無慚」。我們必須要完成了解「無慚」之義。

社會上所說的「無恥」或許是指穿著袒肩露胸,或者人群當中打起架來,或者大小巷裡謾罵不堪入耳之惡語,對此我們將會常說「無恥」。

所謂「無慚」之義,是指凡是不善法生起於自身的每個人,都叫「無慚」。究竟無慚於那些呢?是無羞慚於不善法,當然或許害羞餘人是說不定。如此,對於「羞慚於惡」與「害羞於人」兩則,必須要清楚地了解。其中我們需要慚於行惡;厭惡於行惡、羞慚於行惡,都叫就「慚」(Hiri)。(待續)

2013年9月17日 星期二

畫家之淚城

「若無走訪過埔甘,豈能說來過緬甸!」 這句話顯得說明了埔甘城飽含了歷史文明的風華,尚可與緬甸全國平齊平坐。位於緬甸中部的埔甘屬於最為炎熱的地帶,氣候乾燥,而雨又鮮少,終年陽光普照,但來此遊玩的旅客總是流連忘返的。這座古城的奇觀冠絕不在於山明水秀,因為群塔簇擁於此而專美於前,至今仍然留下了許多先朝帝君所興建的塔剎。雖然歲月的吞噬,氣候的侵襲,自然的災害、人為的破壞也不會因此而曾被搶奪了這些浮屠的功德莊嚴,迄今為止,許多香客仍是絡繹不絕。

若有人問埔甘城內究竟有多少座塔呢?這裡的人就會立刻念念有詞;屈指一算,即可告訴我們說:4446 座塔。原來塔的數目早已做成一首詩「牛馬車聲起起落落,算出埔甘城內塔數;夜幕月光閃閃爍爍,浮屠意欲下河沐浴」。日間在在處處,馬車載客而繁華無比;夜間萬籟皆休,河水驟然沖刷寶剎無數,以寥寥幾句,表達埔甘古城曾被無情災害而殘留至今之貌;以日夜對比,表達埔甘古城曾被無常吞噬而毀損無所不在。一首詩尚可算出此地曾有多少座塔,以及曾有多少塔被河水沖走了,由此可見,緬甸文字可以換算成數字,真是非常奇特。然而歷代不少的風雅文士到此一遊,並為埔甘寫下的名詩佳篇更是林林總總,文人曾經無不被埔甘的奇美有過一番陶醉。

將大地作為舞台;將天空作為背板,而林立的每座塔展現了千姿萬態,實令遊人目亂睛迷。層層疊起的古剎,宛若沖天入雲,塔頂寶傘的垂鈴,隨著清風吹起,鏗鏘和鳴之聲,遍及於十餘里,聞者分外充滿法喜。午時的陽光直射於塔剎而折射出來的萬道光彩,致使埔甘絢麗璀燦;晚間的燈光照射於塔身而反射出來金光閃閃,致使埔甘繽紛燦爛。埔甘的美景令人目不暇給,因此許多畫家無法完成一副畫,往往敗不旅踵而歸返。難怪!緬甸人常說:「畫家所不能及的就是埔甘美景」洵非虛言!騷動人心的風景,來此遊玩的旅客足以視覺享受十分;澄淨人心的塔景,來此朝聖的香客實令內心法喜萬分。 

緬甸是富有萬塔之國,埔甘地區的塔數已然佔據了全國之佛塔的一半。其中盛名久享的瑞西貢塔、阿難陀塔、一切智塔乃至世喜塔等都雲集於此,每座塔幾乎均有四門,門口兩側羅列巨獅,更顯得佛塔雄偉與肅穆。塔龕內供奉賢劫四尊,每一尊佛像面容莊嚴祥和,慈目垂視於來者,以不同的手印表現各自特色,也顯現佛像的莊嚴、優雅、柔順、和諧與對稱。

各位讀者,一生當中,送禮千千萬萬,不如到此「走訪玩景」當作送給自己最佳的禮物,也何曾不好呢?一生當中,終日忙忙碌碌,不如抽空到此「一塔一禮」當作留下生命當中的記憶,又何樂不為呢!


/曾國興,撰於埔甘(2013.06.16)

祛除心的污垢(二)

主題:祛除心的污垢(二)
主講者:Ashin Nandamalabhivamsa
中譯者:曾國興

佛陀所說的法都是可以「自見」“Sanditthiko”的。假如自己不看,當然就不會看到的。不是有一句叫:「提不起正念,即不見山洞」,所以先要培養「正知正念」“Satisampajanna”;要有正念。坐著觀察自己的狀況;觀察內心的狀況;觀察身體的狀況。這樣的觀察,在這個時代裡就叫“Meditation”,就是修業處禪法。

修業處禪法的意思就是觀察自己。洞察內心的狀態;洞察身體的狀態。為了了解「身心如何生起」而洞察;是要這樣觀察才會了解的,若不觀察即不會了解的。因此,觀察這些即可了解所有狀況。

不僅僅是說:色法沒有能力“nitteja”。佛說:“Namampi nitteja”,至於「名法」,光是它一個就沒有力量的。確實如此,單純一個「名法」如何能走路;光是一個「名法」,是不能走路的;也不能吃飯;也不能說話。現在名色法結合了,因為「名法」想說話,「色法」就要說話了。「名法」想吃,「色法」就要吃。就是說,兩個結合在一起,才能有動作。仔細研究看一看《清淨道論》,是如此敘述的,也是就誠如佛陀本意。

如此,對於佛陀教法,就不能說只有色法存在的「惟物論」;也不能說只有名法存在的「惟心論」。因此,應當可以說的就是「唯實論」(Realism)。Realism 就是陳述事實之論;唯一敘說:實際現有;唯一說明:真實。

所以佛陀就說,都是為了要了悟聖諦,必須要精進;不了解聖諦就還不能脫離輪迴。不了悟真實就等於了悟錯誤。對於了悟錯誤的就叫「無明」。假如有這個「無明」,就會建立「令生起下一個生命」的業(行)。「無明」就是「煩惱」,「行」即是「業」。「業」與「煩惱」相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就生起一個生命(識)。


「識」只是普遍所說的話罷了。“Sankharapaccaya vinnana”「行」緣生「識」。不僅如此,對於無想梵天則「行」緣生「色」“Sankkharapaccaya rupam(Jivitanavaka)”了,就是說,甚至造作「色法」。只有「色法」存在的境界,就沒有「識」“vinnanam”了。這就要說明的是:不了悟聖諦,將會造業的;將會有善業與惡業。假如有造業,將會生起生命,這是最為關鍵。因此為了要了知聖諦而必須要修行。

佛陀所說的法,若有人問:為了要了悟聖諦哪些是最為重要的呢?答:就是「心清淨」是最為重要的。現在,我們來想一想:為了要了悟聖諦就是要「心清淨」。「心」究竟像什麼呢?家裡的浴室裡,漱口杯後面有個「鏡子」,早期就把銅面模擦得很光亮,這叫就「銅鏡」。就要照著摩擦得很光亮的銅鏡。這個銅鏡表面沒有模糊;其表面越是明亮,形狀映現得越是清楚。銅鏡越是明亮,越是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樣貌。自己的身心狀況也是如同。內心越是清淨,越是清楚地觀察到自身當中的自性相。就是說,假如想要清楚地觀察到自身當中的自性相,那就內心要清淨。(待續)

祛除內心的污垢(一)

主題:祛除內心的污垢()
主講者:Ashin Nandamalabhivamsa
中譯者:曾國興

主題是:祛除內心的污垢。根據世尊的教法,無論為了證得涅盤而努力修任何一種禪法的人;或者正在輪迴的過程中,為了盡量減少痛苦而努力的人,心要清淨是相當重要的。

佛陀就說:“Citte samkilitthe duggati patikankha”,假如心不清淨,將會有痛苦的境遇。所謂「惡趣」,雖然是指地獄等惡道、惡趣的痛苦,但根據這一句:“Dukkhassa gati duggati”的解釋,墮入地獄的苦比起這些一般苦境來得嚴重。假如心不清淨,縱然不令墮入地獄,但依然會面對苦境,所以心不清淨,即可促成「苦」、致使「苦」的;「苦」將成為唯一結果。但是人都會希望「樂」。假如現今不會獲得自己希求的「樂」,那麼必然就會獲得「苦」。

另外,“Citte visuddhe sugati patikankha”,倘若心清淨,則有希望生於「善趣」 “Sukhassa gati” ;或者將會生起「樂」的。假如即以概括性地來說:「心不淨就會促成苦,心清淨就會促成樂」了。因此佛陀所講的法,均為「改變內心」的內容。如今地球上的人類著重於改變外表,譬如:去做美容頭髮、去做保養臉、穿著時尚衣服,都是裝扮身體(外在),但是忽略要裝嚴其心的人,則為數相當很多。

心若不美,外表就不會美,心才是主要的。是因為佛陀教法就是如此,因此不深入研究佛陀教法的有些人就會說:佛陀教法是「惟心論」,惟心論是指:只接受惟一「心」存在的主張。

佛陀並不是這麼說的;不是只有「心」,是說要改變「心」;促使將「心」清淨,也不會只是說:唯一「心」的存在;也不是說:「心」是重要,而是說:心要清淨。如此,與他們所說的「惟心論」是不同的,所以佛陀的教法不是他們所說的「惟心論」那樣。

與「惟心論」相對法就是「惟物論」(接受唯一物質的主張)。惟物論就是只有「物質」是真實的;心又依於物質而所生起的,也有這樣認為的人。假如研究佛陀教法,不是只有「物質」,物質與心都有存在。物質與心結合的時候,就會產生力量。


假如看《清淨道論》,就說“Rupam nittejam”光是「色法」是沒有任何力量,單純的「色法」不會說話、不會吃、不會行動。因此就說:“nitteja”沒有力量,單純的「色法」是沒有Power,就是說沒有力量的。必然與「名法」結合的時候,「色法」才會說話、會吃、會行動。對此自己要去想想看囉。(待續)

恰密禪師2012年南山放生寺慈心禪開示 1/12 (有字幕)

慈心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歸敬彼世尊 應供 正等覺

主講者:恰密禪師
中譯者:曾國興
1】今天是佛曆2548年;緬曆1366年第二個安居月月滿日;西曆2004830日下午340。我今天向各位說一些有關慈心的開示。這也就是說,讓各位能夠學會修「慈心」。

基於慈心的定力進而修毘婆舍那~
2】最近在國外舉辦的禪修營裡,我教導修慈心已經有五年了。假如是十日禪修營,就讓各位修慈心整整兩天。到了第三天才開始讓各位修毘婆舍那。至於修毘婆舍那的時候,每支香前十五至二十分鐘修慈心之後才讓各位修毘婆舍那。假如是兩三週的禪修營,那麼讓各位先修整整三天的慈心。從第四天開始,才讓各位修毘婆舍那。實際修毘婆舍那的時候,也就像先前所說明的那樣,每支香前十五至廿十分鐘修慈心之後才讓各位修毘婆舍那。在國外的禪修營裡,我都是這樣教導的。

修慈心實際獲得的利益~
3】修慈心禪對行者有相當多的利益。因為「慈愛」讓內心潔淨、寂靜及清涼。內心有了潔淨、寂靜及清涼之後,身體也隨著寂靜及清涼。然後,感覺到身心都有在清淨。這就是用這種潔淨的心境來修毘婆舍那,因而定力也比較容易生起;也比較容易獲得定力。正在修慈心的過程中,行者是在快樂的。慈心愈是生起得多,愈是感到快樂得多。甚至有感到喜悅;起雞皮疙瘩。

不久前,我在美國波士頓市內觀中心(Insight Meditation Society)教導二十天的禪修。【4】曾經有住過緬甸孟琵(Mhaw Bhi)森林禪修中心,一位瑞士國籍的戒女Daw Ariyañāni(聖慧)也來到這個美國內觀中心。她也參加了這個禪修營,並精勤地修慈心。當她在修慈心的時候,不僅出現寧靜、清涼的感受,尚且觀察到光芒。這就是由「定」所生起的光芒。她每次修慈心就觀察到光芒。她修慈心修得相當好。不僅如此,她修慈心有許多奇妙的經驗。於是,我就叫她把小參報告的內容寫成筆記,而她也用英文寫下了自己所觀察到的現象。我也跟她說,以後把這些修慈心的經驗編輯後,用英文出版「修慈心的經驗」一本書。她所觀察到的相當有趣。


【5】因為修慈心修得不錯,於是我就繼續讓她修到獲得慈心禪定階段為止。她也能夠修到了禪定。

所謂「禪那」~
有些人把「能夠飛天入地」認為是「禪那」。不是這樣的!所謂「禪那」就是十分寂靜、專注的定叫作「禪那」。心既深入,且依住於被專注的所緣;心不會搖動而依住在所緣叫作「禪那」。“Jhāyati upanijjhāyatti jhāna”貼近所緣而能專注,是故名為「禪那」。其義是說明,心貼切在被專注的所緣境,沒有搖動而依住的心叫作「禪那」。但是,假如想要獲得神通也將這個禪定作為基礎,接著祈願,作決意之後繼續修行。【6】假如能這樣繼續修行的話,就會獲得神足通。那就能現出「飛天入地」等種種神變。
單純的禪定無法稱說是「神足通」。單純的禪定就是強而有力的內心寧靜(定力)而已。在經典裡,將這樣的禪那說明為「安止」(Appanā)。對於「安止」的意思,在經典裡解釋為:「深入所緣」。就以白話來說,專注的心沉入在所緣境內,對於這樣的現象叫作「安止」。就以文言文來說,就使用「投入」來表達。既然心沉入在所緣境裡,那麼心還會游移到外面嗎?當然就不會了。對於這樣現象叫作「安止」。【7】「安止」英譯為“absorption”,這樣的翻譯翻得相當恰當。這個英文字有表達到「安止」本意。Absorption;the mind is totally absorbed into the object . 心就徹底沉入在對象。將 “absorption”稱之為「安止」,意思就是「禪那」。所以「禪那」與「安止」是相同的。既然心沉入在所緣境內,那麼其心不會到其他所緣,就安止在這個所緣內。這樣的定叫作「禪定」(Jhyānasamādhi);也叫作「安止定」(Appanāsamādhi),意思卻是相同的。
為了只是讓各位學會修慈心而已~
在仰光恰密禪修中心裡,過去我是因為開示時間比較少,所以沒有切確地講到修慈心的方法。【8】過去當然有講過,但是並不是很詳細。而且只是讓各位能夠學會修慈心而已。然後,對於有興趣的一些行者,我就先讓她們修毘婆舍那一個半月到兩個月之後再讓她們修慈心。現在也是為了有興趣的一些行者能夠修慈心而我就要再次說明一些。

修慈心的方法~
所謂「修習」(Bhāvanā),就是在自身當中能夠增長而修行,或者就有「令增長」等有這個意思。所謂「慈習」(Mettābhāvanā),就是自身當中讓慈心增長;令慈心增長而修行。這樣的話,所謂「慈習」是讓慈心增長在自己還是增長在他人而修行呢?是為了增長在自身當中而修行的。【9】既然如此,假如自身當中經常生起慈心的話;想讓眾生有利益的心,想讓眾生安樂的慈心使得強而有力的話,這個慈心能不能感應到對方呢?當然能夠感應到的。因此十一種慈心功德中,佛陀就說:「眾人愛敬修慈心的人。」除了人類以外,還有其他眾生也會愛敬;眾天也會護佑。其他眾生就包含了:梵眾、天人、畜生、惡趣眾生。佛陀在十一種慈心功德中是這樣說明的。
【10】確實有慈心的人,還會口中說出責怪對方的話嗎?不會說出。不會說出能影響別人利益的話。至於身行,絕對不會做出傷害對方的動作。內心本來就是想讓一切眾生獲得安樂的心境,所以這樣的心態是柔軟的還是粗野的呢?是柔軟的心態。既然自心當中已經生起了柔軟的心態,那麼自己的外表也是柔和還是倔強呢?是柔和的。因此,內心也柔軟,嘴巴也柔和,外表也柔和,具有這樣慈心的人有誰還不會愛敬他呢?當然沒有人不會愛敬他。這樣還需要刻意散發慈心:「祝願對方身體健康,身心安樂」嗎?【11】是不需要刻意散發慈心。因為身心中存有慈心,這個慈心不就是已然散發好了,不是嗎?當然是已經散發好的。不需要刻意散發。因此假如說散發慈心,其意味比較膚淺。假如說修「慈習」,其意味比較深入。所謂「慈習」就是自身當中為了生起慈心而屢次作意和練習。

所謂「慈心」~
什麼叫作「慈心」?所謂「慈心」就是希望讓眾生獲得安樂的心,希望讓眾生獲得利益的心,希望眾生遠離身心痛苦的心,這就是「慈心」。這種「慈愛」不是屬於兒女之情。兒女之情是屬於什麼呢?屬於是貪愛。這就是「貪愛」,不是「慈愛」。希望眾生身心都獲得安樂的心;希望眾生遠離身心痛苦的心;希望眾生都獲得利益的心,只有這樣的心叫作「慈愛」。「貪愛」具有熾熱,而「慈愛」具有清涼。
【11】「慈愛」雖然包含親愛卻沒有執著。是一種離於執著的愛心。具有執取而愛的心不是慈心。這個就是貪愛。貪愛是有執取,慈愛是不會有執取的。是有這樣的差別。
「慈愛」本身具有「希望眾生獲得安樂、離苦」的意思。 不會執取於任何一個眾生,因此「慈愛」會讓修慈心者的內心使得潔淨。令身心柔順與輕鬆。

慈心(續一)

主講者:恰密禪師
中譯者:曾國興

有一位修慈心者的體驗~
趁得心有想到的一件事也要跟各位說明。有一時,在美國洛杉磯市舉辦禪修營,我在那邊教導禪法,緬甸籍的男女眾都來到這裡禪修。【14】當時是有35位男眾短期出家,兩位是沙彌。這些來參加的人都不僅是洛杉磯市民,也有的是,從兩三千英里遙遠的紐約、芝加哥等地來到這裡禪修。他們都很有專心,但是當然有的人也是對禪師有些感情。普遍是因為對禪師有感情而來到這裡。

如前所說的那樣,我就讓這些僧眾沙彌,男女信眾修滿兩天的慈心。從第三天開始,每支香的前十五、二十分鐘修慈心之後才讓他們修毘婆舍那。其中有一位大約有五十歲的優婆塞以短期出家的身分禪修,當他修滿兩天的慈心之後,怎麼來小參報告呢?【15】「真是厲害」他的小參是從這句話開始。我便問說:「是什麼厲害的呢?」他回答說:「師父,是慈心」。我就請他詳請報告,他說:「內心很快樂,不僅是有滿意,而且等到內心明淨的時候,身體也隨著輕柔。不僅如此,過一會就感到整個身體飄舉起來,真的有飄舉嗎?倒是不曉得。但是我真有感到似有飄舉。因此內心就認為這個慈心真是厲害。從此之後,我每一座都有出現這樣的現象。」這就是因為「慈心的力量」及「慈心禪定的力量」相結合之下所出現的現象。假如有實際修行,實際修習,那麼確實有相當多的利益。

慈心不要落在祝願詞上~
【16】如前所說過的那樣,對於為了自己的內心中不斷地生起「希望眾生獲得安樂、利益、離苦」慈心,且屢次作意及練習,這種叫作「慈習」。當有這樣作意的時候,心裡隨著念:「祝願一切眾生身體健康,身心安樂」。內心的默念引開了一個道路,慈心就由此生起了。但是內心默念得冗長,或者默念得多,那麼慈心就不會生起。心就降落在默念的詞句之上。【17】假如有這樣狀況,那麼慈心就無法往前,而只是內心默念而已;慈心就不會生起了。這就變成了有些人認為的散發慈心而已。嘴巴就有以往習慣,便念:“Sabbe sattā averā hontu…”等,因為嘴巴念得習慣,所以就念巴利文來散發慈心。但是,他念的巴利文意義,他自己會懂嗎?他也不懂。於是心就降落在這個祝願詞之上。

祝願詞句必須要簡短~
用一般言語來念的時候,假如祝願詞句冗長,或者繁多,心就會降落在該詞句上,慈心就不會生起。因此用簡短的詞句來勉勵致使慈心生起。【18】只要「祝願一切眾生身體健康,身心安樂」這樣就足以修慈心了。假如還想要增加,就可以增加「祝願眾生一切順利」。不要再增加,將會變得很多。因為變得繁多,心就降落在詞句上,那麼心就無法引導予慈心生起,沒有勉勵作用。

在內心中不需要看到~
有些人也有這種見解:「修慈心的時候,內心必須看見散發慈心的對象模樣」。這個就說:「必須要看見」、「內心看到對方模樣才可以修慈心」。經典中並沒有這樣說明。而是說明:「緣取、心導向到散發慈心的對象。為了能生起『希望對方健康、安樂』的心境而不斷的作意」。並沒有說明:「心中浮現對方模樣之後再來觀察」。

假如內心中看到才能修慈心的話~
【19】姑且就說:「內心中浮現出對方的現象才能修慈心」,那麼,假如我們散發慈心予一位朋友,就必須在內心中看到這位朋友。看到他才能夠修慈心了。雖然想起了自己的朋友,有時候沒有浮現出他的模樣也有。內心愈是強制去觀察朋友的模樣;逼迫想起朋友模樣,愈是沒有浮現出其模樣,結果是汗流浹背。到了這個時候,慈心也跑到哪裡去也不曉得了。
另外,假如自己的心裡浮現出要散發慈心的眾生的模樣才能夠修慈心的話,那麼,“Sabbe sattā averā hontu . 願一切眾生沒有危難”;【20】假如以「無制限慈心」(Anodhimettā)散發予世界上的一切眾生,如何在自己的內心中觀察到一切眾生呢?無法觀察到就是了。確實也無法觀察到。看過有些眾生嗎?是沒有看過的。沒有看過的要如何來觀察呢?光是有看過的,有時候也不容易看到,不是嗎?不容易看到的。現在就要來緣取在禪堂內所有行者,進而試著來散發慈心:「祝願禪堂內的一切眾生身體健康,身心安樂,身心離苦、一切順利」。這個禪堂是很小,心中能不能浮現出禪堂內的所有人呢?當然是不能。假如心中浮現才能修慈心,這樣的話能不能修慈心呢?是不能了。【21】經典也沒有提及必須要看到對方的模樣。心導向到對象;緣取對方之後,希望他能獲得利益的心境出現在自己的內心,用這樣作意的方式來修慈心。
至於散發慈心予惡趣眾生的時候,自己有看過惡趣眾生嗎?沒有看過。如此,心中怎麼能夠浮現出沒有見過的眾生呢?不會浮現出來的。有看過天人嗎?沒有看過。不是說在歌仔戲上有看過啊!沒有見過真實的天人,怎麼能夠看得出來呢?不能夠看得出來。所以,不是心中看到才能修慈心的。心要導向到想要散發慈心的對象;緣取對方,接著為了自己的內心中生起「願他健康、安樂」的心境而來作意。這就是修「慈習」。

慈心(續二)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歸敬彼世尊 應供 正等覺

主講者:恰密禪師
中譯者:曾國興

無制限的慈心及有制限的慈心~
   【22】「慈習」有兩種:「無制限慈習」(Anodhimettābhāvanā)與「有制限慈習」(Odhimettābhāvanā)。所謂「無制限慈習」,就是沒有拘限於任何人、眾生,慈心遍滿予世間所有一切眾生。這個叫作「無制限慈習」。反覆默念:「願世間上的一切眾生身體健康,身心安樂」,將針對世間上所有一切眾生,沒有限制對象進而來散發慈心,這個叫作「無制限慈習」。經文中對此稱之為「遍無制限慈心」(Anodhiso pharaā mettā)。而我是為了要簡化,就簡短使用為「無制限慈心」(Anodhimettā)
    【23】所謂「有制限慈習」,就是將慈心遍滿予某一位人,或者對一群人。這個叫作「有制限慈習」。意思是說,針對自己想要散發慈心的某一位人、一群人,有限制對象進而來散發慈心。其方法是,譬如,就以「有制限慈心」來散發的時候,先前限制自己的母親為散發慈心的對象,接著把心導向到自己的母親,並且緣取其之後,反覆默念:「願我的母親身體健康,身心安樂,一切順利」。必須讓慈心生起為止來練習。
      同樣的,散發慈心予針對居住在某一個村莊、城市、大樓的眾生(並非整個世間上的眾生)的時候,因為限制一個村莊、城市來修慈心,所以也是「有制限慈習」。經文中對此稱之為「遍有制限慈心」(Odhiso pharaā mettā)。簡短而言,「有制限慈心」(Odhimettā)

有制限慈心與無制限慈心的差異~
    【24】修「有制限慈心」與修「沒有制限眾生的慈心」有什麼差別呢?修「有制限慈心」所緣取的範圍比較小,因為比較容易,所以也快速生起「定」。沒有制限而慈心遍滿一切眾生來修的「無制限慈心」而言,所要緣取的範圍比較廣,因此相對的心能寂靜的「定」也緩慢生起。就是有這樣的差異。當然慈心都有在生起。但是專注和寂靜的「定力」就不足了。

「定」的意思~
     所謂「定」(Samādhi),就是心的凝聚、專注在一個所緣叫作「定」。【25】因此就以「無制限慈習」來遍滿慈心予所有眾生的時候,因為要緣取的所緣境比較大,所以相對的專注力微弱,力不足夠了。但當然是有生起慈心,定力卻微弱。
就以「有制限慈習」來遍滿慈心予一個人或兩個人的時候,因為只要緣取已經有限制好的對象,相對的,所緣取的所緣境也比較小,所以心的凝聚、專注力也比較強。慈心也毫無滯礙地生起。是有這樣的差異。

     這就是說明了,普遍能生起的現象。每個現象皆有例外。【26】所以不應該把現在所說的差異記取為固定不變。基於修慈心者本身,在過去世時所經歷過修慈習的經驗以及現世之中就有心境狀態,還是有可能出現另一種現象。

慈心(終)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歸敬彼世尊 應供 正等覺

主講者:恰密禪師
中譯者:曾國興

禪定各種階段~
就以這樣的方式繼續修行的話,內心的平靜(定力)也從微弱漸漸強烈,到最後變得極為強烈,一次比一次更加強而有力。強烈的定力叫作「禪那」。因此依於內心的平靜程度,就分別命名為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所以單純的禪定不是能飛天入地的神足通,而只是有力的一種定而已。

四禪與五禪~
   【43】經文中將禪定分別說明為四種禪定及五種禪定。根據四分法,就有四個階段: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根據五分法,就有五個階段: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五禪。在經藏的教法中常見到四種禪定。至於阿毘曇的教法則常見到五種禪定。
這兩種中修慈心的人,根據四分法,則可以獲得三禪;根據五分法,則可以獲得四禪。此處,雖然為了增加知識而應該要了解各階段禪定的禪支,但是因為恐怕講得太微細,所以就打算不說了。【44】而且主要是讓行者內心的慈心變得強烈之後,就能夠感受到和平的感覺。禪定並不是主要。雖然其非主要,但是修行者的心裡自然而然(禪定)就會生起的。

換一個對象來修慈心~
     現在所說的都是修慈心的過程中,順利的狀態之下所遇到的慈心現象。但是修慈心的過程不順利的時候,譬如正在為某一個人修慈心卻沒有生起慈心,也沒有感受到慈心的現象,定力也不生起,總是遇到內心游移居多的時候。屆時,縱使正在為某人修慈心已經經過五到十分鐘,慈心依然沒有生起,那就要換一個對象來修慈心。【45】對於為第二個人也修慈心還不是順利的話,再換一個對象。如是用這樣的方式,更換對象來修慈心。直到慈心生起的時候,對某一位修慈心五十分鐘,一個小時,兩個小時等隨著盡自己慈心的強盛,持續修行即可。

破除界線(Simāsambheda)~
        修慈心的時候,心裡不要分別自己與別人,一旦心就能認為自己與別人都是沒有分別的時候,因為破除了自己與他人的界線,所以慈心就沒有分別對「自己」與「別人」,慈心達到平等的狀態叫作「破除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