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7日 星期二

祛除內心的污垢(一)

主題:祛除內心的污垢()
主講者:Ashin Nandamalabhivamsa
中譯者:曾國興

主題是:祛除內心的污垢。根據世尊的教法,無論為了證得涅盤而努力修任何一種禪法的人;或者正在輪迴的過程中,為了盡量減少痛苦而努力的人,心要清淨是相當重要的。

佛陀就說:“Citte samkilitthe duggati patikankha”,假如心不清淨,將會有痛苦的境遇。所謂「惡趣」,雖然是指地獄等惡道、惡趣的痛苦,但根據這一句:“Dukkhassa gati duggati”的解釋,墮入地獄的苦比起這些一般苦境來得嚴重。假如心不清淨,縱然不令墮入地獄,但依然會面對苦境,所以心不清淨,即可促成「苦」、致使「苦」的;「苦」將成為唯一結果。但是人都會希望「樂」。假如現今不會獲得自己希求的「樂」,那麼必然就會獲得「苦」。

另外,“Citte visuddhe sugati patikankha”,倘若心清淨,則有希望生於「善趣」 “Sukhassa gati” ;或者將會生起「樂」的。假如即以概括性地來說:「心不淨就會促成苦,心清淨就會促成樂」了。因此佛陀所講的法,均為「改變內心」的內容。如今地球上的人類著重於改變外表,譬如:去做美容頭髮、去做保養臉、穿著時尚衣服,都是裝扮身體(外在),但是忽略要裝嚴其心的人,則為數相當很多。

心若不美,外表就不會美,心才是主要的。是因為佛陀教法就是如此,因此不深入研究佛陀教法的有些人就會說:佛陀教法是「惟心論」,惟心論是指:只接受惟一「心」存在的主張。

佛陀並不是這麼說的;不是只有「心」,是說要改變「心」;促使將「心」清淨,也不會只是說:唯一「心」的存在;也不是說:「心」是重要,而是說:心要清淨。如此,與他們所說的「惟心論」是不同的,所以佛陀的教法不是他們所說的「惟心論」那樣。

與「惟心論」相對法就是「惟物論」(接受唯一物質的主張)。惟物論就是只有「物質」是真實的;心又依於物質而所生起的,也有這樣認為的人。假如研究佛陀教法,不是只有「物質」,物質與心都有存在。物質與心結合的時候,就會產生力量。


假如看《清淨道論》,就說“Rupam nittejam”光是「色法」是沒有任何力量,單純的「色法」不會說話、不會吃、不會行動。因此就說:“nitteja”沒有力量,單純的「色法」是沒有Power,就是說沒有力量的。必然與「名法」結合的時候,「色法」才會說話、會吃、會行動。對此自己要去想想看囉。(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