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7日 星期二

遊明善寺記

明善寺(原名:明善堂),位於台灣南投縣國姓鄉福龜村,始建於西元1934年,距今近有八十年的歷史,且被列入為台灣二級古蹟之一。

寺內格局樸實不華,清幽蕭瑟,猶存古風。入寺行十來步即有廣場,其兩側花樹駢植,井然有序。直行三十小步,即至主殿,旁有一座感恩亭。主殿內供奉一尊釋迦文佛;其前有一尊千手靈感觀音;其左消災壇內供奉藥師如來;其右往生壇內供奉大願菩薩;韋陀與伽藍則鵠立於世尊兩側,威武、雄壯地護持寶剎,一般漢傳佛教風格無所不備。山門右側有一棟現代式的建築物,則正是禪堂,內奉一尊緬甸玉佛,觸地手印,面容翛燃,雙目慈藹,儀態柔順,見者無不悅可人意。

山門與主殿無處可見歲月經流的痕跡,但寺風卻經得起歲月的捉弄,迄今為止仍是巋然獨存。新式禪堂與百年主殿相形之下,殿堂風格顯然形成兩樣情,同時悄然露出新、舊時代已輪替,使得弘法事業更能延續千秋萬世。

新禪堂啟用時間寥寥幾個月,據聞在此舉辦的禪修營卻是接二連三,由此可見禪法已然運轉於此。今年五月初禪堂落成時,由緬甸高僧班迪達長老慈悲光臨主持啟用典禮,筆者萬幸躬逢其盛,記憶猶存,當時禪師說過的一句話:「這個禪堂其實是啟程到涅槃的港口」,職是之故,倘若取其名為「預流殿」,毫不誇張。來此禪修的行者隨著觀照現起的所緣,必然預先流入「八支聖道河水」而直往於「涅槃法海」。自從禪法興起,法器鏗鏘則自不鳴,一片寧靜的氛圍裡,一坐一行如實觀照名色生滅法。許多路人早晚皆有經過寺院,竟不知其內有五十幾位行者在用功,靜若落針皆聞其聲。

此次我與貴寺結兩個月緣,從2013715日至912日期間,每晚口譯阿毗曇教法,禪師乃Daw Carudassini戒女。


/曾國興,2013/7/29於明善寺B10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